
上海,这座现代化大城市,是中国乃至世界各个行业的重要中心。然而,它背后所承载的也是大量的固废问题。在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虽然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但“以赚为主,治污若珍”这一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依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导致大量的废旧物料沉淀,在上海市区周边构成了庞大的固废堆积。其中,老港固废便是其中之一。
老港固废,位于上海市宝山区。这里曾经是上海市第一家国有码头,也是当时上海市区的重要物流中心。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船运业的无限萎缩,老港码头也逐渐走向淘汰。曾经热闹的码头如今已成为废弃的固废仓库,而其周围更是堆积如山的沉着物和废旧物料。面对这样一幅景象,上海市政府决定进行改造,利用科技和资本的力量,打造集“处理、利用、研发”于一体的生态型产业园。
老港固废的转型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然而,随着市场环保意识的逐步提升,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老港固废的转型之路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艰难——产业园内的垃圾焚烧炉,可以对废弃物进行有害气体焚烧处理,产出高温的蒸汽能源;南洋环保(600200)的投资公司亦在这里设有废旧电子产品拆解和再利用的项目,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成品销售,这些可能有害的废旧电子产品都得到了充分挖掘和再利用;而园区北部的上海大众循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则致力于从固废中提取有用元素,促进资源再生利用。
上海老港固废已经做得如此成功,利用垃圾置换能源和利用废旧物料进行研发的经验对于其他城市,尤其是同样存在固废问题的城市而言,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与此同时,老港固废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即以环保发展为导向,以“治霾治污”为目的,努力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统一。这样的发展方向正在引领着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既有变革浪潮之中,将环保和仍在寻求增长之路的产业核心发生贴合,构筑起一片新的市场。这里、环保就是营销,可以提高企业产品品质和公众形象,成为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总之,上海老港固废这个传统的阶段性产业,在面对环保压力时,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积极探索创新,迎合市场需要,妥善解决社会问题。在全球都在呼吁“绿色发展”的今天,老港固废的转型再生已经开启了环保产业的新篇章,也为我们搭建了一条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