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2 16:49:45点击:
实验室危废是指在科研、教学、生产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的废弃物,包括有机溶剂废弃物、酸碱废液、毒性废液、腐败物、医疗废品、放射性废料等。它主要来源于生物、化学、医学、电子、制药等各种科研领域。如果这些废弃物不得当处理,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种类分类:
根据废弃物产生的原因、性质、来源等方面进行分类,可将实验室危废分为有机溶剂废弃物、酸碱废液、毒性废液、腐败物等不同的分类。
1. 有机溶剂废弃物:有机溶剂是实验室中使用最多的化学品之一,其资料性能较佳,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毒性。这类废弃物一般包括氯仿、甲醇、甲苯等有机溶剂废料。
2. 酸碱废液:很多实验室都会使用一些强酸和强碱,这些废液会造成酸雨和腐蚀管系,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类废弃物一般包括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酸碱废液。
3. 毒性废液:这类废弃物一般产生于实验室的烟气排放、植物种植等,残留下来的毒性将导致严重的人体健康问题。这类废弃物一般包括重金属废料、电池废液、有机合成中产生的过氧化物等。
4. 腐败物:这类废弃物一般产生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物品,比如食品、家用品等。这些物品通常含有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将会使这些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通常这类物品做过细菌检测后会不人自觉地去十分至专业的废弃物处理处进行处理。
分类方法:
由于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种类非常丰富,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分类方法,以便更好的进行处理和利用。 目前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两种:
1. 基于化学品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主要依据化学品的性质和危险程度等因素来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对于实验室中产生的不同种类化学废物处理比较有效。
2. 基于物理特征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主要依据废物的物理特征来进行分类,如颜色、形状、稠度等特征。这种分类方法相比较第一种稍微稍微比较简单,但同样能够有效地分类废物。
总之,实验室危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种环境污染形式,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必须了解这些危废的种类,并采取适当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案,才能让我们率先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