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各类废物产生量不断增加。其中,危险废物因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需要特别关注。为了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我国于2011年颁布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条例》,要求所有生产、经营、储存、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具备许可证,并要求各地建立一批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甘肃省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建设实施情况如何呢?
一、现状概述
截至2021年12月底,甘肃省累计核发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共有578家,其中危险废物处理单位有86家,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单位有381家,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理单位有111家。从运营情况来看,境内大型危险废物处理企业如甘肃恒强再生资源技术有限公司、庆阳市鑫联炼化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均在积极推进危险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二、存在问题
虽然甘肃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单位分布不均衡。大多数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分布在主城区或者开发区,而相对贫困的农村和偏远山区缺乏此类单位,导致乱倒乱倾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2. 投入不足。甘肃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部分地区财政困难,对于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3. 科技水平有限。目前,我省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较低,单位缺乏相关技术装备,存在有些废物处理和再生利用技术落后,导致资源不能最大化综合利用。
三、改进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为推进甘肃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效率,本文提出以下改进方案:
1. 加强政策引导。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鼓励企业投入并开展相关的工作,拓宽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建设区域,为危险废物的处理提供便利条件。
2. 提高投入力度。在区域性贫困地区,应当给予特别支持,通过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当地政府的财务收入,进而提高废物处理的资金投放量。
3. 提升技术水平。鼓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利用现代化技术,通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技术的更新升级等手段,提高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将危险废物变废为宝,推动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建设的实施情况、探索相关的问题和改进方案,旨在为当地政策制定者和有关单位提供参考,提高我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工作水平,全面推进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的进程,为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相互促进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