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2 16:54:15点击:
一、生产性危废的概念与特点
(一)生产性危废的定义
生产性危废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危险特性或者污染特性,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固体废物、液体废物和气体废物,其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医疗卫生等领域。
(二)生产性危废的特点
生产性危废具有复杂性、危险性、分散性、量大性等特点。首先,生产性危废构成复杂,类型繁多,需要进行多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其次,生产性危废具有危险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再次,生产性危废呈现分散性,给处理和管理带来一定难度。最后,生产性危废产量通常较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相对较严重。
二、生产性危废的处理方法
(一)分类管理
生产性危废根据其危险程度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可利用的和不可利用的两类。可利用的生产性危废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如钢铁废料、塑料等;不可利用的生产性危废则需进行特殊处理,如有害化学品、医疗废液等。分类管理是生产性危废处理的首要步骤,也是有效处理危废的前提。
(二)资源化利用
资源化利用是指将生产性危废转化为资源、再利用、降低废物产生和废物排放。如回收废旧电池里的稀有金属、钢铁废料的炼钢再生利用等。实现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能够降低危废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三)危险废物厂
危险废物厂是专门对处理生产性危废设立的单位,提供危险废物有害物质的安全处理和清运,实现有害化学品、医疗废液等生产性危废的处理。在危险废物处置中,采用高温焚烧、化学中和等方法进行处理。
(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生产性危废处理的重要手段,如开发垃圾分类回收技术、危险废物再生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危险废物高温焚烧、生态滤池技术等。科技创新不仅能够降低处理成本,还能够提高处理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三、生产性危废的管理机制
建立生产性危废的管理机制是促进生产性危废处理的重要环节,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危废产生单位的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监测体系的建立、倡导公众环保意识等。同时,应该加强对生产性危废处理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危废转移证管理,保证危废的转运和处置的合法性,防止危废流入非法渠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结语: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法规的严格执行,生产性危废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全面深化生产性危废管理亟待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应该把生产性危废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同时大力发展创新技术,诚信合规运营,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舒适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